同居的情侣"闹掰了"
按揭的房子归谁的?
平南法院原、被告同居期间购买房屋的首付,由双方出资支付,分手后,房屋所有权归谁呢?这起平南法院审结的案例,市中院认定一审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驳回上诉。这是平南法院以“学条例、找差距、促提升、强铁军”专项活动为指引,强化审判质量的缩影。原告翁某和被告韦某于年自由相识,之后恋爱、同居生活,双方因生活拮据经常发生争吵。原、被告于年2月解除同居关系。双方至同居关系结束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仅按农村习俗举办了婚礼。年2月,双方购买了位于平南县平南镇某小区商品房一套,首付款元,房产税元,至今未办理不动产登记。在庭审中,原告认可被告给付了3万元的购房定金及缴纳房产税元,但其支付给被告母亲的7万元不是彩礼,是购房的首付款,房贷是以原告个人名义向银行办理的按揭贷款,并偿还了从年1月至年5月的每月房贷,因此该房屋属于原告所有。被告辩称,购房的首付款都是被告交,原告给其母亲的7万元属于彩礼,该款项在举办婚礼前原告已支付给被告母亲,在购买案涉商品房时被告母亲及哥哥共领取了6.9万元的现金给原告,再由原告支付给开发商,其共支付首付款元。经法院审理查明:原、被告双方按农村习俗举办婚礼时被告方不要求其支付彩礼,只要求原、被告购买一套房子,由原告出资7万元,剩下款项由被告支付,房产由双方共同共有。同期期间,被告生育、照顾小孩并与原告经营奶茶店,双方同居期间的经济收入应为共同财产,在此期间双方偿还的贷款亦为双方的共同财产。双方解除同居关系后的每月偿还的贷款由原告偿还,则该部分款项属于原告个人财产。法官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主张,结合涉案商品房的实际(尚未办理不动产登记),在本案中不予确认商品房所有权的归属,涉案房子由原告管理、使用,原告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时,被告应予协助,剩余银行贷款由原告负责偿还,原告支付被告补偿款为宜,具体补偿的数额按照(案涉商品房现价值—尚欠银行贷款)除以2人计算。一审判决后,原告不服判决向市中院提起上诉。市中院对一审查明的实事予以确认,适用法律正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文字/覃成成
审核/万启福、蒋叶青
编辑/潘文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