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状元梁嵩
文/宋显仁
梁嵩,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不详。梁嵩是平南鹏化里龙街人,他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母子相依为命。小时候,梁嵩在大瑶山里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十分刻苦,因而聪颖过人。
南汉白龙元年(公元年),梁嵩经过州县考试后,到南汉京城广州参加会考,及第后即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南汉皇帝刘龑听说梁嵩文思敏捷,就在吃荔枝的时候召见他,还特地以“荔枝”为题,命梁嵩吟咏。自幼在荔枝林下长大的梁嵩不假思索,即席吟出了绝妙的《荔枝诗》:“露湿胭脂点眼明,红袍千颗画难成。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桔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这首诗写得优美而又有机锋,皇帝读后很高兴,就钦点梁嵩为状元,担任翰林院学士的职位。
梁嵩本以为可以为皇帝治理国家出谋献策、贡献力量,但他失望了。刘龑是个十足的暴君,常以杀人为乐,而且穷奢极欲,劳民伤财。此外,刘龑还宠信宦官,以致宦官蠹国害民,为祸甚烈。
面对残酷的现实,梁嵩无能为力,他觉得他在《荔枝诗》里表达的辅佐明君的愿望和理想都破灭了,于是他想到了辞职回乡,并以母亲的口吻写下了一篇深情款款的思念之作《倚门望子赋》,其中写道:“苍苍茫茫道远,倚倚望望情伤。念伤子之久别,投慈心于远方。渺渺何之,动幽怀于眷恋……峨峨中立,殷殷士子。献书之疏复何如,干禄之心几时止。遣我日日望红尘,未见此心终未已。”梁嵩这篇赋文笔朴素自然,情感真切,极富艺术感染力。
赋文呈上的时候,残暴的刘龑也被深深地打动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同意梁嵩离任回乡,侍奉老母亲。
梁嵩临走的时候,皇帝厚赐金帛,他坚决不受,仅仅请求“蠲免龚州一岁丁赋”。也许是念及梁嵩母子情深,刘龑对梁嵩这个请求竟然也同意了。
梁嵩辞任后,骑上白马飞奔回家。临到家时,要渡过一条河,恰好没有渡船,他又迫切想见到母亲,于是骑着白马过河,不料遇上山洪突发,连人带马被卷进了波涛翻滚的洪水之中。
梁嵩体恤民情,深受民众爱戴。他遇难的东濠河,被更名为白马河,东濠圩则更名为白马圩。
广西桂平这场农民起义,曾持续多年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曾在平南这个地方教书
徐联雄:平南大同江赋并序
贵港覃塘这座山,风景非常漂亮
历史上,贵港是最早叫做“贵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