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张熙凤,是惠河高速惠州平南中心站的一名厨师,同事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张阿姨”,勺起勺落间,今年春节,是她留在高速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依然闪耀光芒,书写最美年华。
张阿姨的文化水平不高,却拥有一手令人称赞的厨艺,多次在上级、公司厨艺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奖项,也多次获得公司授予的先进工作者称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张阿姨的故事。
“算上今年,是我在平南站过的第十八个年头。”张阿姨说,“春运我在岗,春节我坚守!只为给这群‘孩子们’离家在外也能感受到家的‘味道’”。自年12月进入惠河高速以来,十八年,她把人生坐标定在了为高速事业奉献的轨迹上,任劳任怨,她对厨师职业的热爱难以言表,手上大大小小的伤疤和厚厚的茧就是这位辛勤老厨师的“功勋”。
为了精进自己的厨艺,她经常通过电视美食频道、阅读烹饪书籍等方式“学以致用”,有时甚至去饭店“偷师”,只是为了更多地吸收,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厨艺。“今天阿姨给你们尝点新鲜的,记得来饭堂吃饭哦”!这不,张阿姨的新菜式又出炉了,这群“孩子们”又有口福啦!
作为平南中心站的“御用”厨师,烧得一手好菜着实管住了职工们的胃,“阿姨,您煮的饭菜好吃到把我的肚子都给‘搞大’啦”!有人曾这样笑着打趣她。“没事儿,胖点好,人是铁饭是钢,吃饱饭才有劲上班呀”,这也是张阿姨常挂嘴边的一句话。除了做得一手好菜,张阿姨还特别爱干净,清洗厨房烟机、清理水沟,擦拭、消毒,这些脏累的活儿她总是带头做,从不言苦。她说,干净整洁的操作间能给厨师带来烹饪好心情,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才能让员工吃饭香。
在这18年的高速生涯里,张阿姨都如数家珍。她能清楚地记得哪个收费班甚至哪个收费员的口味如何,哪个班爱吃辣或者不吃辣,哪个班宵夜喜欢甜食或者喜欢喝粥等等。当我们问及她记性为何如此好时,她就会笑眯眯地回答你:“一个头脑简单的‘火夫’,当然记性好啦”!
在担任儿女、妻子、母亲的角色上,张阿姨认为自己非常不称职,这十几年来,她以站为家,舍小家,照大家!没有跟家人齐齐整整过上一个团圆年、没有参加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甚至有时老人、小孩生病她也没能在身边陪伴。“这个舍,我只能退休后慢慢来弥补了”,张阿姨眼泛泪光说道。
18载厨师生涯,默默耕耘,她把自己的青春热情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她所钟爱的工作岗位,在每个万家灯火团圆之时,以不同的工作形式和服务内容,为平安、畅行、温暖的回家路保驾护航增添一分力量。
想到自己即将离开为之奋斗、为之感动、为之自豪的工作岗位,张阿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逾近18载的厨师生涯中,我为自己交上了一份无悔的答卷。”她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石忠情通讯员:玩梅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杨洪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