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玲坚守社保窗口彰显最美初心和使

治疗白癜风中药方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93.html

苏惠玲

广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

我叫苏惠玲,是广西社保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年1月进入社保经办系统工作,一直坚守在窗口一线,至今已经25年了。作为一线窗口工作人员,能用我真心的服务给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觉得很有意义。服务好每一位参保群众始终是我的工作目标!

甘当桥梁把方便留给群众

记得年9月1日,社保中心实施社保业务“一门式”服务。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全部的社保业务首先由申报受理部受理。

作为申报受理大厅负责人,我负责向办事群众解答办事指南,指引办事群众填表,初步审核材料,分发排队号等前置服务工作,基本上与银行“大堂经理”相同。这个岗位起到重要的沟通、协调作用,是参保人与后台联系的纽带、桥梁。多年来,我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精神,着力破解群众办事堵点、难点,帮助办事群众真正做到“不用交、不用填、不用跑”,“把方便留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年,我积极参与“异地通办”、“打包办”服务事项清单、流程、系统建设需求等梳理和测试工作,累计提出业务需求多条,实现了异地通办和打包办顺利上线运行,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从年9月1日至今,我在业务受理大厅解答群众咨询多人次,为群众办理业务多笔,满意度达99%以上。

钻研业务内强素质提水平

人社窗口虽小,但却是自治区人社服务大厅的“脸面岗位”。我对人社服务的项办事指南全部了然于心。

我负责“一门式”改革一线业务的改革任务,我要求工作人员每天提前五分钟到岗,每天召开例会,每天做好值班登记,对当天的工作提出要求,对前一天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整改。

针对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原来办理业务单一的状况,我组织受理窗口的工作人员每周一学、每月一考,开展“服务之星”评比活动,全面提升大家的综合业务能力,使他们完成了从“专科医生”变成了“全科医生”的转变。

一心为民倾注爱心解需求

为了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跨一个门槛”,我耐心细致,热情服务。在工作中,坚持把方便群众放在第一位,对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参保人,总是热情接待,详细解答,直到参保人满意为止。记得年2月上午,范先生来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后到领取地社保机构办理退休手续。但是,因单位已经改制重组,所以没有他的参保记录,无法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缴费中断,直接影响他的待遇。我通过查阅业务档案,比对1万余条信息,帮助参保人范先生找出26年前的参保记录,解决了范先生申领养老待遇的问题。

爱岗敬业做群众的“热心人”

由于社保受理工作量大,加班加点早已成了受理窗口的常态。经常是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得知群众从外地赶来办理业务,我就主动留下来。当把工作处理完,已是晚上八九点甚至更晚。

有一次,下班时间到了,服务大厅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办事群众——一对老年聋哑夫妇匆忙赶来办理业务。由于两位老人未带材料且只能用手语表达,前台接待人员一时无法准确了解两老的诉求。我见状主动上前,全程通过写字的方式与两老进行交流。靠着耐心、细致的交流,我顺利帮助老人办理了相关业务。

在数字时代,网上办事成为各方优化政务服务的发力点,线上办,不见面办为群众带来了便利,但是,对于部分老年人办事习惯和对智能设备的接受度不同,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线下办理,如何让老年人等群体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成为我近段时间思考的问题。为了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更贴心、更便利的服务。我和同事们共同研讨,共同设计。推出多项举措服务老年人群体,如:提供优先通道、爱心专窗,无手机、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