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英县育才中学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普

北京酒渣鼻哪个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86240.html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在钟灵毓秀之地、尊师重教之乡的大英,有这样一所具有普职融通特色的学校,在短短十几年间里:

——办学规模从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四千多人;

——校区环境从破旧棉纺厂厂房发展成为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雅大气的市级示范性综合性高中。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于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

——办学水平从乏善可陈到创造出网班、艺体高职三大特色品牌,成为了川中地区高中教育“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多元成才”的育人样板。

宽敞整洁的校园

这所学校就是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披荆斩棘,不断奋进的大英县育才中学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大英县育才中学、大英中职校先后获得:全国艺教先进单位、国家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全国媒体建设百佳示范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内务管理示范学校、遂宁市示范性综合高中、遂宁市最佳文明单位、遂宁市校风示范学校等称号。

尤其在近几年工作中,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主动作为讲担当、聚精会神谋发展,实现了学校在规范管理、育人素质、教学质量、内涵特色、队伍建设、“9+3”工作等六个方面的显著发展,积累了六大成功经验。

发展成效一

规范管理立足长远发展

年,大英县育才中学和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组建成为一所普职融通的高中。

学校普高和职中并存,部门交叉管理纷繁复杂,学校领导班子最首要的就是理清工作思路,不断寻找学校普职办学最佳契合点,最终提出了“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精细管理、质量强校、内涵发展、文化兴校”的规范化办学思路。

年以来,学校以全新的办学思路、实施“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为价值追求,不断深化“普高做精,职高做强”的发展策略,坚持“差异教育、特色发展、多元成长”的办学追求,响亮地提出了学校发展的全新目标:以人为本,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普职融通特色,市内一流综合性高中的现代化学校。

在这一发展目标的激发下,学校全体员工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理想信念,创出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佳绩,谱写出一部部光彩耀目的奋进篇章。

“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

发展成效二

全面育人提升学生素养

近年来,围绕“培养自主能力,领航幸福人生”育人理念,积极推行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机制,推动学生自我成长;坚持德育教育主题化、系列化、活动化、课程化、全面化为重点,精心策划德育教育内容,融德育于课堂中、于活动中、于比赛中,“润物细无声”,注重德育实效,实现了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通过“五讲”教育和“三禁两不十不准”等常规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习惯;通过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四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特长;通过书法、街舞、手工、彩妆等30多个社团,开辟学生成长第二课堂;通过“家长会”“新生联谊会”“清明节祭英烈”“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教育活动”“端午教育活动”“五四系列活动及感恩教育”“七一建党纪念”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国和感恩情怀,增强学生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9+3”学生高唱《我和我的祖国》

发展成效三

狠抓教学不断提升质量

学校根据学生差异发展现状,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确立“文化、艺体、高职”三条升学渠道,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提供成功升学平台,从而实现“低进高出,人民满意”教育承诺。年高考重本上线超过目标任务五成,本科上线超过目标任务九成。年高考成绩再续辉煌:在年成绩的基础上,本科完成和重本完成双双大幅超过目标任务。其中高三·一班代嘉韬分(裸分),成都七中网络教学班本科全部上线。

职业教育方面,一是实施分层教学。细化人才培养措施,加强人才“分层”培养课程建设。二是深化“学做交融”动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营造“生动、互动、能动”教学场景,收到明显成效。三是探索“专业技能、公共基础+集训统考”考核模式,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管与考核。四是探索学生毕业评价模式。

年5月,在全市中职学校AutoCAD制图竞赛中,学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年11月,全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一等奖5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13人。年1月,四川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学校1名学生获物联网网络技术二等奖。

徐景慧校长向领导汇报社区教育

发展成效四

内涵提升彰显“国示”特色

特色一:推进中高职衔接,助推学生多元成才

学校把中高职衔接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升学、就业”并举的分层培养机制,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愿望。积极开展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九州技师学院、成都工业职院等高职院校的长期合作,年,各专业中高职衔接升入大学人。年,本学年度各专业中高职衔接升入大学人。

 特色二:加强专业建设,巩固“国示”建设成果

近两年来,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面取得成效,与市英创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出了“校企共育,合作共赢”的新路径。学校还着力进行专业建设,健全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适度控制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招生规模,新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和工业机器人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方向)正有序推进省级示范专业建设,被列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机械加工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已被评审为市级重点专业。

 特色三:推进教学诊改,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狠抓全国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了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体系,运用SOWT分析,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和信息化层面开展分析,制定了兼顾长期与短期的实效整改方案,诊改推进工作已取得实效。年6月14日,接受省教育专家组阶段性工作现场调研,受到高度评价。

特色四:加强校企合作,开拓学生就业渠道

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不断搭建学生成才就业“立交桥”。安排工作组奔赴深圳、重庆、成都等地精心筛选优质企业,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逐步实现“人才共培、课程共设、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共建”的校企合作模式。

 

特色五: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学校组建大英县社区教育学院,搭建学院、学校、工作站三级联动社区教育机构。截至目前,开设公益课程16门,上课多课时,10多人次参培,开展主题活动10多次。年11月16日,学院成功举办全市社区教育现场会,受到好评。

“9+3”工作表彰

发展成效五

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增活力

学校狠抓队伍建设,班子管理科学民主,强化“规范、精细”,教师管理渗透和谐,强化“人本、高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队伍成长机制。一是利用会前学法、幸福讲坛和专题讲座,增强法律意识、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二是通过课堂观摩、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等形式,切实开展教学研究。三是通过“名师工作室”示范效应,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四是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作,助推课程标准建设。五是落实师德师风“两表一志一案例”管理,推动良好师德风尚形成。六是坚持开展“感动学生的老师”和“爱生之星”评选活动,不断激发教师创优争先激情。七是落实“送出去,请进来”及校本培训机制,多角度、多层次提升教师素质。一年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近两年,先后有50余人获国省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说课比赛、文明风采大赛一、二等奖或优秀指导教师;40余人在市县教育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累计余人次参加各类培训。

发展成效六

“9+3”工作创出显著效果

学校积极响应省委实施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的号召,推行“三段式”德育教育模式,探索建立“9+3”学生“七有”关爱帮扶机制。全体教职工主动作为,以满腔热情关心、关爱每一位“9+3”学生,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切实感受到党的政策的温暖。9年9月以来,共招收“9+3”学生余人,现有在校学生人。其中发展党员28人、公招48人、参军47人、升学人、内地稳定就业5人、自主创业35人、学校对口安置人。先后获得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遂宁市实施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遂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甘孜州委州府关心藏区子弟先进单位和大英县“9+3”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获得,无不侵染着全校教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对藏区社会长治久安、脱贫攻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海阔鸥击翔,风动一帆扬。谈及未来发展,大英县育才中学大英中职校校长徐景慧信心百倍地说道:“在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推动下,在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怀与帮助下,我们学校必将以更大的发展为大英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遂报全媒体 陈波

编辑:胡 倩 孙 各

责编:陆小晓

审核:周一帆

监制:杜 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