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景德镇御窑遗址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次遗产申报点共6处,包括体现明清专造御用瓷器的皇家窑场御窑厂窑址,体现御窑制度渊源及技术基础的湖田古瓷窑址、落马桥窑址和南窑遗址,体现制瓷原料开采及运输的高岭瓷土矿遗址和东埠码头,其中就有乐平的南窑遗址!
南窑遗址位于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面,烧造历史悠久,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有多年的烧造历史,是瓷都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窑业遗存,不仅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而且把瓷都景德镇的瓷器烧造历史向前推进了年,是瓷都景德镇“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先声。
▲南窑遗址(郎治平摄)
考古研究表明,南窑遗址规模宏大,现今揭露清理一座龙窑遗迹长78.8米,是目前景德镇地区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窑炉遗迹,也是迄今为止考古揭露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使用的减火坑技术是晚期分室龙窑的发端;遗址文化堆积厚达1-3米,堆积最深超过5米,分布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保存规模之巨大、完好在江西省境内同类窑址中罕见,是我国迄今发现窑炉分布最密集的、布局最有规律的、瓷业组织最严密的唐代窑场;是江西地区一处重要的独具风格、特色鲜明的唐代青瓷窑场,兼容越窑、长沙窑、洪州窑和河南鲁山窑等工艺特点;制瓷技术高超,烧造水平一流,生产的瓷器质量精致,造型典雅,艺术性高,烧制技法和装饰艺术富有特色,有的技术走在同时期窑场前列,部分产品具有外销的性质,可能是唐代重要的外销瓷器生产基地之一。
▲南窑遗址出土器物年4月南窑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年3月被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3月被确定为景德镇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六大要素之一。
据悉,国际古迹遗址日,来源于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突尼斯举办的科学研讨会。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人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3类。我国已有56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例如,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良渚古城遗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等。注:凡属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