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关公败走麦城,被东吴擒获。潘璋得了青龙刀,其部将马忠得了赤兔马,后来青龙刀也被关兴夺了回来,赤兔马也绝食殉主。
潘璋被关兴所杀,马忠便引降将糜芳、傅士仁欲为其复仇,但糜、傅二将有自己的打算,最终趁马忠熟睡之时刺杀了马忠,带着他的首级重新投回蜀汉。
东吴部将马忠就这样结束了生命,但是蜀汉的另一位马忠将军却在大展身手。章武二年,刘备在东征孙权时兵败猇亭,巴西郡太守阎芝征召了五千名各县招集的士兵以补充兵源,派遣马忠统领士兵前往。此前不久,黄权方被迫投降了曹魏,刘备见到马忠后将他与黄权才华相较,对尚书令刘巴说:“我虽然失去了黄权,但又得到了狐笃,这是世上不缺乏贤才啊!”
这里的“狐笃”正是马忠,他原是巴西郡阆中县人,因小时候寄养在外祖家,姓狐名笃,后来才恢复马姓,改名为忠,所以他与西凉之将马超马岱等没有亲戚关系哦。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成立相府,以马忠为门下督,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平南夷之战。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南征时,任马忠为牂牁太守。恰逢牂牁郡丞朱褒反叛,马忠亲率一军以雷霆手段平息叛乱,而后又在郡中安抚百姓,救济灾民,并体恤当地民生治理,因此很有威名。
建兴八年,丞相诸葛亮驻屯汉中,蜀汉朝廷征召马忠为丞相参军,辅助长史蒋琬处理留守相府的事务,又兼任益州治中从事。次年二月,诸葛亮出祁山北伐,由于天气原因,粮食的运输接续不上,于是李严派马忠前往军中说明情况,此后马忠就留在军中,帮助诸葛亮协理军中事务。《三国演义》中,在诸葛亮五出祁山,撤军返回时,马忠与杨仪埋伏剑阁木门道,射杀魏将张郃。
同年八月,北伐大军撤还,马忠奉命统军前往汶山郡,一举平息了作乱的羌人。建兴十一年,南方夷族首领刘胄因不满蜀汉朝廷而反叛,诸葛亮以马忠代张翼为庲降都督,斩杀刘胄平定了南方叛乱。
于是朝廷加授马忠为监军奋威将军,封为博阳亭侯,马忠将治所迁到了建宁郡味县,加强了对夷人的管理。因他处事果断、恩威并重,故此当地夷人对他既敬畏又爱戴,后来马忠与太守张嶷在当地迁回郡治,修缮城郭,并重新贯通道路,恢复亭驿通信,朝廷又加升其为安南将军,进封为彭乡侯,后又拜镇南大将军。
至延熙七年,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大军进攻汉中时,大将军费祎北上御敌,蜀汉召回马忠将其在成都,平尚书事,参与朝廷政事的谋议。费祎退敌归还后,马忠再次回到南中。延熙十二年在任上去世。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其评价为:宽容且有度量,但处事时能够当机立断,恩威并立。
刘备: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蜀汉将领马忠,在整个三国中出现的次数不高,但他平南的功绩不可小觑。从蜀汉刘备伐吴归来后对,到最终病逝于任上,他的身影几乎与蜀汉的南方密不可分。如今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中,出刘备殿西偏殿的西廊,塑有14尊塑像,以纪念季汉一朝的武将,称武将廊,马忠塑像在其中排第十一,亦是当之无愧。
寒来暑往,看时间单行向前;潮汐潮落,观历史循环往复。我是
寒汐一起读历史,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