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创意为乡村振兴铸魂人民资讯

方朗

主持人语:贵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贵港本土文化应成为乡村风貌提升的主要元素,以彰显贵港特色,展现贵港风采。

近日,平南县大安高中组织美术老师和美术特长生,利用课外时间到该镇燕岭村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对房屋进行墙绘美化。他们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大胆构思,纵情描画。比如,村头的杂货店,他们采取画卡通漫画形式,在正门的墙上画上油盐酱醋、瓶瓶罐罐、老式电话、老式自行车、老式电灯等,侧面白色墙的窗户上画了一只憨憨的大熊猫向下注视,窗户左下角则画了一只小熊猫在啃东西,竹子旁边画了几桶苹果、香蕉、雪梨等,在窗户两边分别手绘了“诚信经营”和“童叟无欺”八个字。经过他们精心的描绘,老旧单调的墙壁立马有了灵魂,充满生气。

在乡村风貌改造中,善于构思创意,植入艺术元素,可以唤醒乡土记忆,重塑乡村,保护乡村文化的多样性,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文化内涵。港北区根竹镇汾水村大同曾屋屯有一幅墙绘荷花,在碧水蓝天之下,给人一种文雅清新的美感,既体现我市特色文化元素,又美化了乡村环境。艺术融入乡村生活,增进农民对美的认知,提升了生活品位。

乡村风貌改造不一定要大拆大建,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艺术创意,能带来一种新的效果。比如,利用废弃的轮胎、旧水缸、旧陶罐盛上泥种花,摆放在村道两旁,是一种拙朴典雅的美;把旧水车、旧石磨、旧渔具、旧织机收集起来,放在公共活动中心,做成村史馆,是乡土教育的好场所。在覃塘区覃塘街道六务村张屋屯,村民把从废旧猪栏牛栏拆下来的旧砖瓦,砌成花式围墙护栏,种上花草树木,变身一个美丽的小花园,把家中废弃的老物件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别具新意的微景观,不仅把闲置的土地利用了起来,还扮靓了村庄。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具有育人育德、文化传承、修身养性、公共服务、社会动员等功能,也为百姓喜闻乐见。在乡村风貌改造中,有些村请书法家书写村名,雕刻在大石头上,立在村口,如点睛之笔,为村容增色。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也可以通过书法艺术来表现,通过书法文化浸润乡土,滋养乡情,潜移默化地提升村民道德素养。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用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艺术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与共生互进。

本文来源:贵港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