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贤通讯员尚永江
连日来,广西65家律师事务所84名女律师自愿报名成立“广西抗击疫情妇女维权公益女律师志愿团”,女律师们轮流值班,倾听妇女维权热线反映的妇女儿童权益问题。
在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奋战抗疫一线的政法干警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群众、企业也容易因为疫情信息过载感到焦虑、担忧甚至恐慌,广西政法部门加强宣传引导,多举措开展心理疏导,通过构筑一个又一个“心灵加油站”缓解社会焦虑,传播健康正能量。
一线干警持续心理辅导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警察,关键时刻,我只能往前冲。”说话的是平南县公安局乌江派出所教导员赵喜华。2月2日,家住平南县某小区9号楼的廖某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2月3日零时起,廖某某所在的9号楼实施封闭式管理。赵喜华按组织要求去9号楼逐户核实人员信息。
受条件限制,赵喜华当时的防护装备仅有口罩。封闭值守工作由平南县公安局特警大队江滨巡防警务站负责,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江滨巡防警务站20多名队员连续14天全部住在警务站。
面对工作的高压、亲友的安危、病毒的无情,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民警难免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无助等情绪,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都需要积极防护。为此,平南县公安局成立战时心理服务小分队,深入防疫第一线倾听民警、辅警心声,同时开通“战时心理疏导热线”,由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每日值守,为投入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民警、辅警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危机干预等心理服务。
“共战疫情,守护心灵,我们一路温暖同行。”平南县公安局政委李伟说。
抗疫期间,广西公安部门积极加强对基层民警的心理疏导,让民警对防疫更有信心,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通过预约、线上咨询和下到基层所队一对一咨询服务等方式,及时掌握民警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缓解基层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来宾市公安局将心理健康保障作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对民警进行自我防护知识宣教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摸排重点人群,给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