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教育广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抓住各级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积极创新党建工作,大力实施书记系列、夯基系列、红色系列、综合系列、考评系列“五大系列”党建工程,打造了“书记面对面”“书记问效”、市委书记“基层直通车”等十大党建品牌,引领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创建97个“先锋集结号”,覆盖多个基层党组织,对全市15万多名党员实行星级化管理,推行党员活动固定日制度,让每一个支部都成为一个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贵港市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综合得分连续三年排名全区首位。
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专题报道贵港党建工作。
11月15日,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专题报道贵港党建先进经验。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贵港市机关党的建设18条工作措施》,机关党建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在全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在全区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广西工业学院奠基仪式。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投入21.4亿元推进学校建设,建成市东湖小学、登龙桥小学等9所学校,开工建设荷城三中、港北六中等16所学校,改扩建江南中学、达开高中等一批学校,贵高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争取到西江农场8万亩土地自主使用权,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西江教育园区,目前在全力推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新增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98所;高中教育取得新成绩,每万人口高中在校生保持全区排名第一,高考每万人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全区排名第一。各县市区均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提前两年完成任务。艺体高中作为全区唯一一所民办学校获评为自治区星级特色普通高中称号。高等教育实现新突破,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已于11月下旬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提交了有关设立材料,贵港工业学院(原名广西工业学院)、贵港工贸职业学院(原名广西对外工贸职业学院)纳入广西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中期调整规划。智慧教育取得新成效,试点覆盖师生数及学校数排全区第一。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贵港市新中心血站建成使用,5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建项目竣工。贵港市建成“三二医联体”6个、县域医共体11个,%乡镇卫生院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等7项指标均高于自治区标准。中医药产业不断发展,港北富硒橘红、桂平肉桂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入选广西首批示范基地。
社会保障稳步提升贵港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2.08%。“项目制”技能培训模式获国家人社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年度全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全区排名第一。前三季度全市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进度排全区第一。贵港人社“一门式”网络建设使用,为广西首个“数字人社”设区市。新建成1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桂平西山泉养生养老小镇被评为广西养生养老小镇。
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进度和质量位居全区前列,平南县、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成挂牌;“构建供销合作社双线运行机制”专项改革通过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验收;贵港市墙体改革的先进经验被全国建材综合性期刊《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全文刊登作为全国经验交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凸显,被选定为全区唯一的全国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地市,群众安全感保持全区前列。
文化旅游创新发展中共广西一大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广西三大旧址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及桂平金田起义博物馆、市自然博物馆建成开放。新建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单位平台2个,成功举办岭南首郡——桂林郡考古成果价值研究和遗址保护研讨会。东方尚贤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获评广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建成“健康贵港·休闲运动示范点”30个,成功申办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新增3A级景区23家、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3家、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3家,九凌湖旅游风景区、园博园、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创建4A级景区。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消费分别增长29.9%、35.2%。贵港市获得“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称号。平南县、港北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分别获得万元奖励。港南区湛江镇平江村获评“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本版文图由贵港市督查和绩效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