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因为人类的种种行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都开始融化,带来的影响也十分糟糕,就比如说气候变化更加剧烈。
有着卫星雷达的帮助,现代人对于温度的变化十分了解,可即便如此,依旧阻止不了气候灾害对于农作物的损害。
封建社会以农为本,在没有卫星雷达的情况下,古人又是如何预测天气状况的呢?
玄学阶段中国人观测天气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玄学-经验-民间停滞-科学,在现代卫星雷达出现之前,古人对于天气的预测多是经验之谈。
但是在这观测天气的最初,却是连经验都算不上,毕竟最开始又从哪里来的经验呢?这个时候的天气预测在现代人看起来就非常地玄学。
因为那时的古人预测天气,与八卦玄学息息相关,要注意这个“八卦”可不是现在的吃瓜,而是由伏羲创造的八卦。
伏羲将八种卦象分别对应八种要素,以占卜的卦象来预测天气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
就比如说商朝的时候就非常重视预测和记录天气,现代社会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只是这样的预测缺乏科学依据。
很快人们就发现这样的预测并不是很准确,但是长期记载气象变化也让人们积累了许多气象经验。
到了西周时期,周文王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出来64种卦象。此时的预测天气虽然依旧缺乏科学性,但是从当时的文字记载也能看出来人们已经对天气如何变化有了一定的认知。
《诗经·北风》中有这么两句“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意思就是如果北风刮得非常迅速,那么就会下小雨还是细雨弥漫的那种。
这时的预测天气仍未脱离玄学的范畴,不过曾子用阴阳变化解释了风雨雷电等气候现象的成因,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就已经根据历来观测到的气候总结经验,提出来三十节气。
人们从玄学卦象预测天气到总结日月运行规律来预测天气再到观测云、风预测天气,古人的天气预报进入一个新阶段。
注重经验阶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了《秦律》,要求各地记录天气情况和影响范围并且及时上报,给后来王朝树立了一个标杆。
人们能从官方记载中推测出气候变化,并根据记载总结出规律以此来预测天气。
汉朝时期,古人对天气预测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中原地区受用两千年的二十四节气最早就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当中。
汉朝还建立了钦天监,最初用于观察星象、推算节气以及制定历法。此时的人们也懂得了下雨与空气中的水汽分布有关,董仲舒就在《雨雹对》中解释了雨的成因。
王充、蔡邕等人还对雷、虹等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发明地动仪的张衡还研发出来了“相风铜鸟”,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测风向的仪器。
同时张衡还用易经和义理象数做推导,写出来《灵宪》,以一己之力将古代的天文和气象研究都推向了新高度。
与此同时,汉朝时的平民百姓也学会观测天气,会用铜瓶装水来测试温度,这就是最原始的温度计。还会利用羽毛和木炭测试空气中的湿度,这就是最早的湿度仪。
王充甚至还在《论衡》中记载了用琴弦松紧测试温度以及观察生物习性改变测试温度的方法。
别看汉朝对于气象变化已经有如此多的观测方法,但事实上自从汉武帝开始,此后的天气预报就陷入了瓶颈,停滞不前。
发展停滞期这个阶段的最根本原因还得是董仲舒提出来的“天人感应”学说,当时的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于是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天人感应”,成功地将天气变化与天的意志扯上了关系,巩固了皇权的统治,但同时也给皇帝和官员带来诸多烦恼。
首先就是,一有什么重大气候灾害,百姓就怀疑是不是皇帝做了什么错事引得上天大怒降下惩罚。
这个时候为了平息百姓骚乱,如果皇帝不想写就需要有人来背锅,于是乎每一次重大气象灾害都有官员失去官位甚至性命。
至于皇帝下罪己诏,那都是迫不得已的时候,就比如汉武帝晚年下罪己诏,但那是什么情况下,那是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为了笼络民心做出来的。
所以汉朝之后,朝廷就对天气预测看得很重,民间百姓自发进行天气预测还会受到朝廷的打压。这种情况下,发展停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是古代的农学家、天文学家并不会因为朝廷的打压就放弃研究,于是乎这段时期仍有不少人在坚持研究如何预测天气。
贾思勰就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地区,季节和气温对于不同农作物的影响,还提出了熏烟防霜和积雪杀虫保墒的方法,在化肥还未完全普及的时候,这种方法仍在使用。
南朝时期,有位叫宋怀远的人就在《南越志》当中首次提出了“飓风”的概念,至今仍在使用。
唐朝的李淳风将风力按照破坏程度的大小分为八级,黄子发总结云色变化对雨量的影响撰写了《相雨书》。
北宋时期沈括在《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发生在各地的气象状况,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当中详细记载了“天池测雨”“竹器验雪”等测量雨雪量的方法。
《白猿献三光图》中保存了幅云图,其中蕴含的绝大部分原理都与现代的气象学相差无几。
沈括
而除了这些,农民也总结出来预测天气的谚语,比如“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等。
而到了现代,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一颗又一颗卫星飞上天,还有专门的气象卫星,不仅能准确报道天气还能对未来多日的天气一同报道。
并且现代社会遇上重大气象灾害,国家也能最快出动人员进行救灾。古代百姓最担心的旱灾,到了现在,也可以人工降雨。
不管是古代的玄学预测,还是后来根据经验总结出的天气变化发展规律,亦或是现在的气象卫星和雷达,本质上都是在为人们服务。
如今科技发展,不仅给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保障,对于普通人来说,日常生活也更加便利。
一看手机就知道有没有雨,需不需要带伞,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可以说,科技改变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