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度历史上曾经有个蓼兰县,县驻地就设

刘军连讲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67002676065662&wfr=spider&for=pc
观看胶东半岛地图不难发现,青岛平度的区域相当辽阔。根据市志记载,平度总面积平方公里,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十分之三(莱西和胶州的面积加起来,大约是平方公里,总和不及平度)。在山东省的县(县级市)当中,平度也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一方面因为面积辽阔,一方面因为战时的特殊背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平度曾一分为四,境内设立了四个县,这四个县分别是平度(平北)、平西、平南和平东。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四个县的驻地分别是:平度县驻平度城;平西县驻张舍,后迁城子、昌里;平南县驻蓼兰;平东县驻南村,后迁古岘。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县虽然都是从平度析出,但却分属当时胶东行政区不同的专区管辖,其中,平度和平西归西海专区,平南和平东归南海专区。由于是从原平度县析出的缘故,以上四个县在开头都带有一个“平”字,但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其中的“平南县”更名,称作“蓼兰县”。蓼兰县这个名字好解释,是因为县驻地在蓼兰而得名。但换名字的原因,却颇让后人不好理解,因为其他三个县都没有改名字,唯独平南县更名,平度大事记对此的记载也仅为:“年6月平南县改为蓼兰县。”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原因很有可能是重名,因为在广西省境内也有一个平南县。平度境内的平南县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设立,当时广西尚未解放,重名暂时也不影响。而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再有重名县,就不便管理。广西省的平南县历史比较久,在这种情况下,平度境内的平南县,就更名为“蓼兰县”蓼兰,读作“liaolan”,现为平度市蓼兰镇驻地(分为多个行政村),根据村名石碑记载,“明代,云南和山西移民先后迁到此处,有段、焦、王等姓氏,因此处地势洼涝,蓼草、兰草丛生,这些花草不仅好看,而且可以用作染料,居民爱之如宝,故以两草首字作为村名。”明代建村的先民应该想不到,过了数百年之后,“蓼兰”这个名字,一度成为县级区划的名称。更名之后的蓼兰县,管辖区域也逐渐扩大,根据平度市志记载,年,平度区划发生调整,平东县并入平度县(平北县),平西县并入蓼兰县(两者当时均属莱阳专署)。此时就村庄数量而言,蓼兰县几乎占原平度县的半壁,平度市志记载的一个数据可以作为例证:“至年底,平度县成立初级社处,蓼兰县成立初级社处。”不过,蓼兰县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根据平度大事记的记载,年3月,平度、蓼兰两县重新合并为平度县。从年6月改名算起,蓼兰县这个名字使用了约四年。虽然时间相对短暂,但不少带有蓼兰县印记的老物件流传了下来,比如各类纸质证件等,相信蓼兰一带的朋友,很多人可能都在长辈家中见过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