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百色市田东县,北京小伙郑鹏飞和广西本地创业伙伴黄庆师正抓住当地芒果季的尾巴,检查着摘果、分拣、包装、打包的各个环节。在他们四周的果树上,挂着一颗颗果型细长、呈S形的青色芒果,这就是广西特有芒果名品——桂七芒。
▲黄庆师(前)和郑鹏飞(后)从供需关系转变成了合伙人关系。何淞荧摄
同一时间,距离百色市多公里外的南宁市,安徽90后小伙李恒刚刚从平南县赶回,与他同车而回的还有几十箱新鲜平南石硖龙眼,当晚他要完成试样、上网店测试,随后正式上架销售。
因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广西水果产量一直保持在全国前五。年开始,广西水果产业蝶变,产量以每年新增万吨的速度增长,年跃升全国第一。如今在广西,电商从业者中活跃着不少像郑鹏飞、李恒这样的外乡人,他们将广西作为第二故乡,通过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实现“桂果出乡”,助力乡村振兴。
北京小伙南下芒果之乡
出生于年的郑鹏飞,家住北京朝阳区。年前后,他辞去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和爱人一起创业开了一家公司,做海外婚礼定制业务。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海外业务一时无法开展,亏损数百万元后,这个年轻的CEO萌生了转型的念头。爱吃水果的郑鹏飞想到了开网店卖水果,于是他上网查遍了全国各地的水果行情。
年5月底,正值广西芒果上市,与家人商量后,这个年轻人带着剩下的20多万元积蓄,独自奔向0多公里外的广西。
他的第一站就是田东县,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合芒果生长。百色芒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田东县是中国芒果之乡,这里生产的桂七芒,是广西特有的芒果名品。
到了百色,人生地不熟的郑鹏飞从问哪里的农贸市场卖芒果、哪个村子种芒果开始摸索,一路靠着打听,到处跑市场、跑果园、找物流站。他跑遍田阳、钦州、南宁、玉林、崇左、贵港、北海等芒果产区。
当时,郑鹏飞在拼多多的第一家店铺已经同步开了。为了保证店铺的经营,他一个人边找果、边卖果,没有驻点和仓库,只能直接找本地商家帮忙发货。
联手果农带动当地发展
在孤军奋战的艰难摸索中,郑鹏飞充分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他迫切需要熟知行情的本地人帮助。田东县本地村民黄庆师、陈光武很快被郑鹏飞吸纳进了自己的团队。
出生于年的黄庆师不仅自己家种芒果,也帮电商平台的一些商家找货源发货。黄庆师还记得年夏天,郑鹏飞冒着酷暑靠各种打听找到他家,请他帮忙发货的情景。随着两人交道越打越多,信任和默契越来越深,黄庆师成为了郑鹏飞的合伙人。
有了合伙人助力,郑鹏飞的电商之路越走越顺。截至年7月,他在拼多多平台上的两个店铺累计销量近万件,约万公斤,日订单稳定在两万单以上。其中,“芒必达水果店”跻身平台芒果畅销店铺榜单前三位。
8月17日,他们的店铺又成为拼多多第三届农货节的芒果商家,在“百亿补贴”加持下,将最好的芒果带到全国8亿消费者面前。
黄庆师告诉记者,有了电商的助力,他不仅可以卖本村的芒果,还帮周围其他村的村民卖芒果,改变了以往受制于收购商的局面。
据介绍,随着黄庆师和郑鹏飞壮大团队规模,带动了周边农村留守妇女就业人次,人均月收入增至目前的多元,相比过去几乎翻了一番。年1月起,他们还以平马镇为中心组建农村合作社,承包到村,采摘到人,带动田东、田阳周边的大小十多个村庄共同发展。
直播卖果粉丝逾百万
90后安徽安庆小伙李恒和广西水果的结缘,源于一次探亲之旅。李恒的母亲是广西人,年夏天,他来广西探亲,发现路边遍布售卖水果的摊点,多年自主创业的他嗅到了商机,决定做电商销售广西水果。
很快,李恒开了第一家网店,主卖产品是芒果。每天早上7时多,他就往水果市场跑,找货、采购,另外还要负责店铺运营、客服、打包和发货,一个人身兼数职。
年,他在拼多多上开了第一家店铺。截至7月底,今年李恒的拼多多店铺就销售了多万单,营业额突破万元。
▲村民们正将一筐筐的芒果分拣、打包,再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何淞荧摄
提到做电商的经验,李恒说,如今商家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透明,他越来越认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所以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成本。他十分注重采购环节,几乎都是自己的团队直接和农户谈,不乱压价和挑剔货品,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货品分级销售,不同规格产品,标注清楚后告知消费者,“价格便宜,但货品也不能差”。
去年拼多多上线了直播功能,李恒也开始试水店铺直播,并一直坚持每天直播10个小时。截至目前,他店铺的直播场次达到多场,店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