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大专本科报名到平南网函授站
(点击进入)
古镇大安宣传片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除了县城所在地的镇,哪一个镇的城镇规模最大呢?我想大部分平南县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那可能就是大安镇了。
大安镇“人如其名”,它真的比较大,主要体现在人口和城镇规模方面。大安镇全镇人口约4万,是一个人口大镇。大安镇城镇核心区建成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由于测量方式不同,可能和其他数据不同),城镇常住人口约6万。
大安天利和楼盘
大安镇购物中心
从空中俯瞰大安城镇,高楼林立,房屋密集,拥有0多个房地产项目的大安很有小城市的风范。
大医院。医院,是医院
大安镇还有一所拥有多在校学生的特色高中---大安高中,是广西省平南县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大安高中创办于民国二十年(93),是贵港市唯一一所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
大安镇位于平南县东南部,和藤县天平镇有接壤。大安镇交通较为便利,镇内有高速公路过境,在城镇不远处设置有出入口。距离平南南站(高铁站)也只有约0公里的路程。
大安镇被称为是广西三大古镇之一,历史悠久,在明代末期就形成了集市。如今的大安镇是全国重点镇之一、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平南县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大安镇之所以发展突出,和它的地理条件有关。大安镇地处浔江平原东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农业条件优越,在清代的平南县志中,将大安称作“巨镇”。
作为一个有名的古镇,大安镇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大安古建筑群,被称为是广西最大的古建筑群,被列入了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位于两河交汇处,以大安石桥、大王庙、粤东会馆、大码头等古建筑组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大安古骑楼老街
大安镇,广西西江流域最著名的古镇,不仅仅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广西小康示范镇,也是平南县南河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
旧人民市场
大安镇古名大乌墟,圩设于明朝末期,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大都会了。嘉庆年间墟中有店、当、馆、号、堂、记、居等商号个之多。清道光以后,西江流域流传有“一戎二乌三江口”的口碑,大安是当时广西的一大圩镇。
曾经的“豪宅”
大王庙(列圣宫),建于清康熙年间,当地称为大王庙,占地面积5亩许,分为前后三进院落,附庙左右还有至福财帛、惠福夫人二祠。宫内供设大小神像上百尊,或坐或立,或蹲或踞,神情迥异,有的笑容可掬,有的怒目狰狞,千姿百态。
清晨在古榕下打太极拳的老人,仙风道骨
大安镇古建筑群,现存古建筑群体座落在大安镇西北,白沙、新客二江汇合处,古建筑群以大王庙(列圣宫)、粤东会馆、大安桥、大码头等古建筑物组成。是研究古代广东、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安于清雍正2年设立巡检司,道光2年建成粤东会馆,光绪3年设立邮政代办所,宣统元年成立商会,民国20年成立广西银行办事处。据史料载,清乾隆53年3月28日,广西奉旨解拨地丁银0万两、盐课银0万两去福建省,作为“台湾剿捕逆匪”善后备用。其中一笔盐课银3万两,由平南县大乌墟巡检赏汝元送去。
大安桥,建于清道光六年(年),相传由乡绅劳千拱倡导,并由一云浮四海的乞丐依据易学原理设计建造而成。桥长33米,宽3米,有形似小船的大桥墩2个,另有4个长方形小桥墩,小桥墩又设3条方形石柱。桥的两旁共有36条石柱,67条栏杆,全部为花岗石结构,工艺精湛。石桥历经洪水冲击,依然屹立河中,其工程设计和力学原理的运用,都堪称广西石桥梁之冠。
桥面分7跨,其中一跨为0条梯形石条铺成外,其余全为9条梯形石条铺成,共64块。石条大面在上,小面在下,以利污水排泄。石桥上深深的车辙印见证了古桥悠久的历史和古镇的繁荣。
大安镇古称大乌圩,其名源于圩市开埠之始的圩尾两水交汇处的一棵超大的乌皂树。大安古名为“大乌”。据所见史料,最早出现“大安”之名的,是清朝道光5年《平南县志》。事实上,直到民国时期,旧名仍有使用。台湾解禁后,有老兵来信寻亲,地址还是写“大乌墟”。
粤剧
消防节
大安镇文化独特,牛歌戏、校水柜习俗和大安粤剧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安传统民俗——消防节,更是有百年的历史。
大安镇,一个现代和古老交织的大镇,民俗文化底蕴浓厚,宜居宜商宜旅游观光的大镇。
大安欢迎您!
平南人都在看青春:平中
2平南一幼
3镇小
4三中
寻味:西村粉店
-end-
▍图文来源:大安信息网▍综合编辑:平南网
About·平南网 30万平南人的同城朋友圈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