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
蹦最野的迪,贴最好的膏药。
熬最长的夜,抹最贵的眼霜。”
这就是时下年轻人最流行的、又嗨又丧的“养生朋克”。但是这种养生学显然是年轻人对“一边怕死又一边作死”行为的自我调侃。
而菌菌今天要安利的这部片,讲的是正儿八经的中华养生之道。
不是那些假借中医之名,吹牛逼、卖假药,欺骗吃瓜群众的无良电视广告。
而是——
以温暖治愈的笔触娓娓讲述了一个神秘而充满生命力的中药世界的《本草中华》。
年上线的《本草中华》第一季曾获得过CSM35城0.94收视率、豆瓣8.8分“零差评”的亮眼成绩。
古老却优雅,沧桑中蕴含诗意,《本草中华》打破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对于中药的固有偏见。
网友纷纷评论道:
“能把中药文化讲得这么接地气,棒!”
“我突然觉得这部纪录片比综艺节目好看多了。”
……
弹指一挥间,两年过去,这部用中草药成功碾压众多综艺节目的纪录片终于回归了!
跟第一季一样一共6集,目前更新至第二集。
虽然豆瓣上还没有评分,但是第二季在90后、00后用户为主的b站却有着高达9.5分的评分。
“又苦又土又无趣”的中草药,为何会广受年轻观众的喜欢?
在我看来,无非两个“美”。
其一,画面之美。
在年轻观众眼里,“颜值即正义”。
而这个颜值对于纪录片来说,固然不是靠明星撑场面,而是靠帧帧明目养眼的精美画面、幅幅悦情畅理的精巧构图所形成的“视觉系”纪录呈现。
这部记录片虽然不一定能保证中药的实用性,但一定能保证观赏性。
在第一季中,剧组“上天入地下海”跑了全国30多个省,全程采用4K高清技术,拍摄了中草药所生长的山川河海:
吉林的森林、内蒙古的沙漠、西藏那曲的河谷、辽东半岛的海景……
第二季也不甘示弱,制作团队拍摄的足迹,不仅留在了高原、山地、丛林和湿地,还首次到达了米深的矿井。
除了分分钟让人想截屏的自然风景,
在本草的微观世界里,更呈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
在探针镜头、微距拍摄、升格和高速摄影等特殊手法呈现的4K画质下,每一颗苔藓都变成了参天大树,每一味草药都翩翩起舞、空灵恣肆。
很可能下一秒,你就会在电视机卖场和《本草中华》不期而遇。
其二,情怀之美。
对于喜欢纪录片的年轻观众来说,看重颜值、看重气质,更看重故事,然而最看重的始终是一部纪录片所传递出的价值。
而《本草中华》不仅有视觉系的养眼,更有治愈系的养心。
它迎合了年轻观众的审美和品味,更引导了年轻观众愿意追随的情理和价值。
新一季的《本草中华》从讲述“世界上最轻的药”——药香,说起。
“线香,可入疮科用”;“岁柏香,可清热利湿,祛风解表。”
中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开始用香来疗疾养生。
十几味草药,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方可成香。
赵秋实是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酵母制香技艺传承人,一块两百年历史的祖传酵母,是赵家人使不同药性之草药和谐共处的秘诀。
但最重要的秘诀,是制香人的心境。
药香有魂,而制香是一门修行。
传统古法制香人,在长达数月的制香过程中,需在饮食上忌辛辣重口,戒浮躁之心。
唯有恪守香规,才能见青烟直上,在半空中开出朵朵莲花。
这不仅是医学,更体现了一种哲学观念——
自然、草木、身体、人心,是合一的。
以自然观人生,是“本草”系列的生命哲学:
上山采仙人掌的父亲,希望以特别的品种作为送给儿子的新婚礼物;在寺庙后山收集木蝴蝶果子的70多岁老人,将种子晒干送给朋友们泡茶喝,此间的闲适与温情令人动容……
“草木虽轻,却承情义之重。”
在第一季里,也不乏这样的故事:
广西平南县的六陈蒙石坚家里有一棵意义非凡的树。
这是一棵百年的肉桂树。
作为大热之药,肉桂有着引火归元之效,通俗来讲就是去火排湿。
十年种下的桂树药性霸道,而几十年树龄的老桂则沉稳深厚,少了那分燥烈,蒙石坚家的这棵百年桂树更是佳品。
风烛残年的桂树已经准备好了它最后的贡献。
但蒙石坚的老母亲十分不舍,由公公亲自栽下的肉桂树,是她怀念过去的时空隧道。她和树一起变老,和树一起度过漫长的岁月,肉桂寄托的回忆与情感,已经远远大于树的药用价值本身。
“生命的轮回里,聚散有时,告别却无时不刻。”
这样看起来,《本草中华》似乎有些过分煽情的嫌疑,于是有人批评它“演的生硬”、“为了情怀而情怀”、“强行感动”……
但我却一点也不想diss它。
因为草木无言,但人有情。
细寻近年来被年轻观众热捧的纪录片,无论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是《舌尖上的中国》,都逃不开情怀二字。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但如何传承是每一代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如果一味纪实,那跟说教有什么区别?只会显得枯燥无味、苦涩沉重,又如何能够吸引年轻人?
用情怀来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文化在历史中沉淀,而历史又离不开人的塑造,将人情融进传统文化的讲述无疑是影视作品在叙事时最明智的做法。
在嘈杂的现代化城市,在传统文化一再被压缩的空间,我们更需要这样用镜头静静向观众讲述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
我很喜欢《本草中华》第二季里面的一段旁白:
“世间本草,或轻如烟尘,或重如磐石,或薄如蝉翼,或温润如玉。它们不惊扰大地,在天涯海角,静静谱写各自的史诗。对大千世界而言,它们不过一粒细沙,却总有些人,为其倾尽心血,在平凡的角落里,用不知疲惫的步履,度量人生。”
透过草木的眼,看浮生世相。
药草补身,情义补心,每颗种子都有一段史诗要唱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