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文化人儿
在平安,有一群不同背景、不同岗位、不同经历的平安产险人,他们在「当下」与「未来」的瞬息变化里,秉承着「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的核心理念,为客户及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从照顾老人到帮助儿童,再到广泛发动身边人共同参与……他们扶危纾困,向善而行;他们微光成炬,诠释公益内涵。本期,让我们一起了解平安人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公益火炬的故事。
第15期
刘湘华:“做公益不仅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
平安产险湖南分公司常德中心支公司综合管理部
机构乡村振兴帮扶牵头联络人
年,踌躇满志的刘湘华加入平安产险,成为常德中心支公司综合管理部的一员。热心公益的他一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工作后更是带头组织公益活动,行走在乡村振兴、公益帮扶第一线。
常德中心支公司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的石门县庚子山村距离公司公里,地处偏僻且村里居民老龄化严重,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较弱。年,当地连续干旱四个月,农户吃水都十分困难,刘湘华便组织起一支六人队伍,计划将32桶饮用水送入15家农户。可是,受灾农户均分布在大山深处,个别地区只有羊肠小道,车辆无法通行。刘湘华一行人只能人力运水,在村支书的引路下小心摸索、连爬带扶,总算把物资送到农户家中,为老乡们解决了用水难题。
刘湘华参加平安产险常德中心支公司帮扶活动
尽管去一趟费时费力,但只要有时间,刘湘华都要去看看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去时给他们带一袋馒头或包子。85岁的留守老爷爷曾感慨:“湘华想得真细致,这些食物一个人在家热一热就能吃。”老人的儿子知道刘湘华去村里看望老人,总会电话里不停地感谢:“刘老师经常去家里陪我爸说话、看望他,这让在外地务工的我心里特踏实!”
刘湘华摸排石门县庚子山村帮扶对象困难情况
细心不止在一处。有时候刘湘华想给帮扶对象留点钱,又怕对方不愿接受,就以购买农户家里的蔬菜或者土鸡为由,用高出市场价的费用来采买。施以善心而不刻意,这份良苦用心让不少同事受到感染。
刘湘华记得,第一次开展公益活动时,他曾为对口希望学校募集捐赠了多本图书,供应商在快递单上写道:“此人是国家栋梁,请快递小哥优先派送。”正是这句幽默的话,让刘湘华意识到,或许他能帮助更多人成才。
刘湘华认为,人不仅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留意处于生活边缘的人群,给他们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使他们在社会的发展浪潮中不掉队,让处在山沟里的孩子们也能奔向美好的明天。
\
/
★
吴小梅:“帮助孩子生出自强的脊梁。”
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漳州中心支公司华安营销服务部
年吴小梅加入了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在平安文化的影响下,她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人除了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还要有社会责任感。次年,吴小梅主动给自己找了份“兼职”——成为了华安县公益协会的一员。积累了一定公益经验后,吴小梅又迅速响应平安公益的号召,第一时间成为平安三村晖平台志愿者。借助该平台,吴小梅可以获取周边公益活动的具体信息,还能以个人名义发起活动,更好地践行并传播公益。
年5月27日,恰逢中国平安司庆日,漳州支公司决定以践行公益的方式庆祝这一特殊的“节日”。吴小梅制定了义卖义捐活动方案,并联系了平安寿险、当地公益协会及其他单位,共同发起爱心号召,向社会各界人士募集物资,帮助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活动当天,吴小梅带动其他伙伴忙前忙后,总共筹集爱心善款七千多元。6月1日,吴小梅和伙伴们将善款购得的全新文体用具送到了华安县马坑乡马坑中心小学。孩子们笑脸洋溢,纷纷高兴大喊:“这是最幸福的儿童节。”
吴小梅及同事前往马坑乡开展
关爱山村留守儿童“六一”特别活动
年,吴小梅无意中了解到华安县华丰镇一名高考生的情况,其父亲去世,母亲罹患癌症,家中只有奶奶苦苦支撑,没有任何经济收入。“让孩子继续上学,这个家庭才能有未来!”想到这里,吴小梅迅速向上级汇报,并在公司内部发起爱心倡议,不到一天就收到超元爱心捐款。当吴小梅把救助金送到男孩手上,他哭着给团队鞠了一躬,并表示自己会好好学习,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我们的一个善举,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吴小梅如是说。
吴小梅参加“为爱益剪”活动
在之后的日子里,吴小梅继续践行着“施比受更幸福”的信念,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受过捐助的小女孩曾送给吴小梅一份贺卡,并说:“谢谢你们的到来,让我有机会穿着漂亮的衣服表演,我会好好读书,长大以后要当舞蹈家。”这些朴素的言语让吴小梅觉得,做公益就像成为一束光,照亮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吴小梅说:“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帮助孩子的关键在于为他们提供一个撬动未来的支点,赋予他们自由探索未来的能力,让他们有勇气继续面对生活,生出自信自强的脊梁,这才能让公益真正发挥力量。”
\
/
★
兰徐洁:“发挥所能,调动千万人‘往矣’。”
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宁德中心支公司屏南营销服务部
在加入平安大家庭之前,兰徐洁对“公益”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年6月,兰徐洁响应公司号召,前往平南县光华小学慰问培智班儿童,这些孩子或天生残障或因意外成了孤儿。孩子们年幼,却因“与众不同”的生活背景受尽了苦,兰徐洁的内心很难过:“贫穷与残缺都不是他们造成的,但他们却承受了与年龄不相符的压力。原来身边还是有许多遭受疾苦的人,我虽然不能为所有人排忧解难,但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兰徐洁参加“与爱同行关爱孤残儿童”活动
此后,兰徐洁主动参与到各种公益行动中,仅年就组织参与了四场大型公益援助,包括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慢病帮扶等。渐渐地,他在内心绘就了一幅清晰的公益地图:培智班的每个孩子都是什么情况、哪个村子有多少孤寡老人、帮扶对象最需要的物资是什么、用哪种形式发起爱心倡议能被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