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年六月(年7月),天京陷落,我被捕,关在清军营房,承蒙诸位(指清军将帅)的恩德宽缓刑罚,中丞大人(指曾国荃)心胸广阔,给我吃得还好。
那天老中堂(指曾国藩)驾到,对我讯问,当时我将整个情况大概说了一下,但还是不够详细,所以我现在再费心思,下笔详细一一写明。
《太平天国人物传----李秀成(二)》写道:
两年后,曾国荃攻破天京,抓到李秀成,想到雨花台战役的窘境和困顿,悲从心来,情绪失常,抓起小刀,在李秀成身上乱戳一气,发泄心中的愤怒。
李秀成的供词开头却感谢清军宽缓刑罚,称赞曾国荃心胸广阔,知道真相的我们不由得苦笑,怜悯李秀成不得不低头的屈辱。
天王(洪秀全)打江山登基的情节,天王在世的时候曾经下过诏书,将一切公诸于众,说明了他的出身,以及起义原因等。
由于天京被攻破,我没有来得及将诏书带在身上,但是我凭记忆,也能记得个大概,我现在写给老中堂您看。我写的时候,怀着一片虔诚之心,不会对您有半分的隐瞒。
首先我将天王的出身说清楚。天王家中有兄弟三人,大哥名叫洪仁发,二哥名叫洪仁达,天王名叫洪秀全,天王和两个兄弟同父异母,天王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
天王的大哥、二哥是前母所生,而洪秀全是后母所生。这些话都是天王自己多次在“讲道理”的诏书里写下来、诏告天下的。
天王的大哥、二哥都在家中种田,而洪秀全则在家中读书,他和冯云山两个人是同窗书友。
有一天,天王突然得了一场大病,是在丁酉年(年)得的病,他昏迷了七天之后,还魂(清醒)了。自从还魂之后,说的都是天话,很少说凡间的话,劝世人信上帝,劝人行善。
他说:世人拜上帝,就会无灾无难,不拜上帝的人,则必遭毒蛇猛虎咬伤,而且信上帝的人,不能信别的神,信别的神是有罪的。
所以人们拜过上帝之后,都不敢再信别的神。世上的凡人,都恐惧死亡,说不拜上帝会遭毒蛇猛虎咬,谁不怕呢?所以很多人就拜了。
李秀成相比于其他太平天国被俘高官,有如下优势: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有基本文化知识,能写得有条不紊、文字通顺;有周密的逻辑思维。供词写的顺序也很好:(1)总纲(介绍天王、首义诸王和金田团营),(2)本人早年经历,(3)本人主要军事活动(破江南大营、转战安徽和经营苏南),(4)天朝败亡,(5)太平天国失败原因,(6)太平天国善后方法(招降十要)
天王是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从花县到广西浔州、桂平、武宣、象州、藤县、陆川、博白等这些地方,都有几千里之遥。
天王常常隐居在深山,暗中传播拜上帝教,拿(不拜上帝)毒蛇猛虎咬人、(拜上帝)消灾除病这样的话来蛊惑众人。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传遍了广西好几个县,有信的,也有不信的,几十户到上百户人家的村里,有的村有三五家信,有的村则有十家八家信,读书明白道理的人不信。
信的都是种田人家、穷苦人家,渐渐地,积少成多,就人多势众了。
在这些信徒当中,有一些人萌发了打江山、另立一国的想法,策划这个宏图大业的,是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纲这六个核心人物。
除了这六个人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天王有打江山的大计,其他的追随者其实都是为了吃饭而追随天王的,这些都是实情。
李秀成是向曾国藩表明,跟从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众人,最开始是不知道要造反的,跟从他单纯就是为了吃饭,为了活命。
要问这几个王的出身,请容我将他们一一道来。首先说说东王杨秀清,他是广西桂平县人,住的那座山叫做平隘山,原本依靠在山上耕种以及烧炭为生,原来什么都不懂。
可是自从他拜了上帝之后,突然间什么都懂了,不知道天意为什么造化此人。实在不知道。
天王最信任东王,整个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在他的治理之下,军令严整,赏罚分明。
西王萧朝贵,广西武宣县卢陆人,在家种田、在山上耕种为生。天王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为妻,所以西王能得到天王的重用,西王勇敢刚强,每次打仗都冲锋在前。
洪秀全只有一个同父异母妹妹,金田团营前才跟洪秀全的母亲和妻子来到广西。洪宣娇父亲叫王权政,嫁给萧朝贵后被杨秀清认为干妹,改名“杨宣娇”。因其在洪秀全年到达紫荆山时,声称10年前梦见上帝,告诉她“十年后有人来此教人拜上帝”,成为拜上帝会核心人物,当上了“天父第六女”。洪秀全号召“南学冯云山,女学杨宣娇”。
洪宣娇很快就无声无息,我推测是因为她对洪秀全和萧朝贵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我们知道,李秀成在金田团营几个月后才加入太平军,成为普通一兵。因此,李秀成所写太平天国初期事件大都是道听途说,有很多错误,但并不像在所写后期事件中逢迎清廷或是为了减轻自己责任而有意写错。
南王冯云山,在家乡原是一个读书人,这个人有才干,很聪明,在我前面所说的六个人之中,是南王提议创立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的前期,实际做事的,也是南王。
北王韦昌辉,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在家乡时经常出入当地的衙门办事,是监生出身,这个人脑袋很机灵,有急才,遇事能够灵活应变。
翼王石达开,广西桂平县白沙人,家中有钱,读书人出身,文武双全。
天官丞相秦日纲,也是广西桂平县白沙人,他平时在家中帮别人打零工,没有什么过人的才干,但是这个人忠诚勇敢、讲信义,所以天王重用、信任他。
最初到处宣传、叫人拜上帝,都是靠这六个人。
我在家的时候,还不知道有“天王”这个人,每个村、每个地方,都知道有“洪先生”这个人而已。
附近这几个县的人,有很多的人都信了拜上帝教,天王当时之所以到处受人崇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天王在广西传播拜上帝教的头几年,其实并没有闹出什么大事。
各种史料表明,洪秀全开始只是为了传教,做一个合格的传教士,养家糊口,根本没有想到造反。
从道光廿七八年(-年)开始,广西到处闹土匪,扰乱城镇,各个地方都组织了团练。
这些团练和各地的拜上帝教开始对立,拜上帝教的信徒是一伙,团练是一伙,两伙人互相争斗,各自逞强,就这样闹起来。刚开始闹的时候,团练和拜上帝的信徒在同一个村里都有,一村围逼一村,就聚集起来。
道光三十年十月(年11月),金田、花洲、陆川、博白、白沙这些地方的拜上帝教信徒,没有相约好却在同一天起义。天机变化多端,普通人实在无法明白内里,所以拜上帝信徒就特别相信。
金田起义的时候,天王在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中秘密躲藏,其他人都不知道。当时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都在金田村。山人村是平南县所管,与藤县相邻。
《太平天国的崛起(四)》写道:
另一方面,在广西“民不聊生,官亦不聊生”的背景下,已拥有数万信众的拜上帝会无法超然事外,不得不针对动荡的时局做出抉择。
洪秀全尚未萌生反清意向时,广西社会便已民变迭起,急剧动荡。正是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和愈演愈烈的抗官风潮的驱策下,洪秀全才最终走向反清道路。
起义的地方和我家相隔七八十里路,都是山路,十分难走。[金田到大黎三百多里,花州山人村起义的地方离大黎我家七八十里。]当时我在家里,收到了金田起义的消息,拜上帝教的信徒到我家中来报信。后来我没有去,仍然待在家里。
我听说,没多久,在金田村的东王就派人去花洲,把天王接到了金田村会合。天王到了金田村之后,平时在大湟江口做土匪的大头羊、大鲤鱼、罗大纲三伙人,抵达金田村,参加起义。
大头羊来到金田村之后,看到拜上帝教的人马不算强壮,觉得起义这事不靠谱,于是他退缩了,后来改投了清朝提督向荣。
罗大纲和大头羊这两个人有矛盾,罗大纲就投奔了太平军。[这时我还在家中,加入太平军后,罗大纲谈到这些细节,所以写出。]
参考书目:
1,《这个天国不太平》,陶短房著,中华书局,年;
2,《太平天国史》,罗尔纲著,中华书局,年;
3,《天国之秋》,[美]裴士锋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
4,《太平天国》,史景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
5,《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武汉出版社,年;
6,《太平天国》,陈舜臣著,重庆出版社,年;
7,《太平天国战争全史》,崔之清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年;
8,《李秀成亲供手迹》,岳麓书社,年;
9,《天国梦魇》,张鸣,重庆出版社,年;
10,《清史稿》;中华书局,年;
11,《天国之痒》,李洁非,人民文学出版社,年;
12,《实说太平天国》,盛笖昌,上海书店出版社,年;
13,《太平天国兴亡录》,陈舜臣,红旗出版社,年;
14,《洪秀全传》,刘小沙,团结出版社,年;
15,《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夏春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
16,《李秀成大传》,盛巽昌,上海书出版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