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鹏,男,汉族,年生,今年50岁,是广西平南县荣泰工艺厂技术人员。他从1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编织生涯,凭着对竹木芒编工艺的执着与热爱,马振鹏努力钻研,技艺日渐成熟,先后获得“贵港市技术能手”、“贵港工匠”和“贵港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为谋生更为传承。少年时期,马振鹏因为家境贫苦,10岁时就开始学编织,把编织好的篮子挑到圩上卖补贴家用。在父辈的细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下,初中毕业时马振鹏的编织技艺已经非常出色,毕业后到广东一家藤竹工艺品家具公司当样板设计员,并且开始带学徒。在近四十年的编织生涯中,他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期间虽有退却之心,但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只能靠这个手艺养家糊口,另一方面由于编织属于纯手工慢活,经济效益较低,许多年轻人不愿再干,手工编织面临失传危险,自己不愿看到我国历史文化中将失传这一瑰宝。年,马振鹏放弃在广东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当时编织产业正火热的家乡,在平南县荣泰工艺厂工作至今。
不断创新,迎合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东盟和欧美等地顾客的需求和品味不断变化,马振鹏针对竹木芒编产品的性能进行技术改进,一方面在原料上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也推陈出新:竹篮、竹盒、提箱、南瓜藤编、藤草工艺制品等等,品种五花八门,有方形、圆形、蛋形、扇形等,款式日新月异。产品已由过去单一的生活用具发展到现在的用具与工艺欣赏并举。品种由原来的几十到几百,发展到目前上千种,为公司获得了大量的外国订单,连续十多年为工厂创造了几千万人民币的产品订单,为当地提供了多个工作岗位,每年为当地政府贡献税收万元左右。
不计报酬,悉心传授。回到家乡,他发现村里的群众除了下地干活,就是打麻将,更有甚者,打起麻将活不干,饭不做,孩子也不管,好多家庭为此闹矛盾。马振鹏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他决心充分发挥所长,把自己的竹木芒编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让村民们学到技术。在公司负责人韦金英的支持下,马振鹏举办技能培训班,亲自授课,悉心指导他们学习编织技能,一方面消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为竹木芒编手工活得以传承。在马振鹏的带动下,平山镇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事竹木芒编制品,生产方式也从原来的工厂式生产,发展到现在的居家灵活生产模式。农民在家里做工不仅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赚到钱。目前,已有余名村民参加了培训,其中余名贫困户熟练掌握了技术,帮助他们每月增加收入0—1元。
作为一名“编织人”,马振鹏在自己的岗位时刻坚守着,看似平凡朴素,实则不平凡。他用平凡的双手坚持着他的“编织梦”,帮助贫困户收获编织技能和致富脱贫,同时为保护、传承、发展竹木芒编织技术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