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年广西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技术培训班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春季行动在贵港市举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如平出席活动并讲话。贵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平南县委书记周仕志;贵港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玉娟出席本次活动。
李如平指出,年,在全区各级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国家及自治区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实现了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开局。
李如平要求,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全区上下要聚焦主责主业,扎实推进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打好稳生态促转型攻坚战,在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重点要做好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春季行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农膜科学使用回收等工作,推动全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周仕志表示,近年来,贵港市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要工作部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加速农业转型升级,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了荷美覃塘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等一批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园区,初步形成粮食、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畜禽、水产、糖料蔗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全市“三农”工作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10.11%,一产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均为近9年来最高。持续增强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保障力,率先在全区开展大型水稻秸秆打捆离田,创新花生秸秆分离服务,完成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项目验收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培训班上,贵港市、南宁市、港北区、南丹县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贵港市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工作,通过聚焦重点,打通节点,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年晚造以来,全市完成秸秆打捆离田面积41万亩,秸秆收储13.1万多吨,种植绿肥还田面积64.6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87%以上,探索出了“产业强、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培育专业队伍,做好“收”的文章。出台秸秆利用、收储运和绿肥种植补贴等政策,秸秆打捆企业生产积极性,组建了一支由12个作业队组成的秸秆专业打捆队伍,每日打捆面积亩、打捆秸秆吨。
二是建立合作纽带,推广“企业+收集经纪人”的秸秆收储收售、“企业+经纪人+合作社+农户”合作链、“跨省合作”模式。有效集中了秸秆资源,提升了秸秆储备和供应能力,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秸秆离田高效和增加收益的“一举两得”。
三是建立收购网点,固定“储”的节点。通过多方统筹资金,以先建后补的方式,鼓励企业新建或就地租赁废弃厂房作为秸秆收储站点。成功建设大型秸秆收储仓库6个、临时秸秆收储点10个,在建秸秆收储点50个,大大缓解了企业收储秸秆的难题。
四是推广利用新模式,创新“用”的服务。坚持协会推动,行业推进的原则,通过秸秆换服务、玉米秸秆套种中药材等方式,降低企业秸秆综合利用生产成本、提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
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广西绿桂鑫农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秸秆饲料加工点、港北区大圩镇乐堂村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示范点、桂平市铜山村广西盛顺生态农牧公司秸秆揉丝和农机展示点。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处室、厅属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广西农学会业务骨干;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负责人、业务骨干等参加活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